当前位置:首页 > 予智文化 > 团建文化

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二十期“予智沙龙”

  执行是一个案子的起点也是终点”李建律师的这句话深入人心。执行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实现,这也是当事人的最终意愿。

  2025年4月25日,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二十期“予智沙龙”如期举行。在小会议室召开了执行案件问题分析会议,李建律师为本期主讲人。

  首先,当前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财产难查难找问题突出。部分被执行人存在隐匿、转移财产的恶意行为,具体表现为银行账户无余额,房产提前过户,财产信息登记不实等情况。这使得执行人员难以准确掌握被执行人的真实财产状况,严重阻碍了执行工作的推进。其次,流程复杂与流拍问题:财产处置周期长、变现难。评估拍卖流程繁琐,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且经常出现流拍现象。一旦流拍,后续处理又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另外,特殊财产处理难题:对于股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及房产土地等特殊财产,处理难度极大。此外,即使裁定下达,被执行人仍可能通过提异议、申请专家复核等方式进一步拖延财产处置进程。对于存在部分被执行人因客观原因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形,若被执行人是企业,还可通过执行转破产程序解决。协助执行义务人配合度低是执行工作的一大阻碍。如银行、房管所、车管所等第三方机构存在拖延现象,未能及时配合完成查封、冻结等工作,导致执行效率低下,甚至可能错过最佳执行时机。

  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花样百出,如通过虚假诉讼转移财产、假离婚分割财产,利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逃避债务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司法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执行异议滥用程序拖延:被执行人常通过提出执行异议、复议或诉讼等方式拖延时间,使得执行程序被人为拉长,增加了执行成本和申请执行人的负担。案外人可能会突然主张财产权利,提出异议,进一步干扰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执行工作陷入僵局。对于特殊主体执行存在诸多困难。

  涉及自然人时,需保障其基本生活;涉及国家财政资金时,因需协调上级且地方干预较多,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执行局案件积压严重,执行人员资源不足,导致部分案件出现消极执行现象,无法及时满足申请执行人的合法诉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刑民交叉问题,刑事案件退赔与执行存在冲突;同时,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之间也存在衔接不畅的情况,影响了执行工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等等。

  在本次会议中,李建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执行案件现存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不仅清晰呈现了问题的现状与危害,还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专业的阐述,赢得了全体参会人员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下一期“予智沙龙”于2025年5月9号王大湘律师主持,不见不散。

 

报道人----何靖阳

                                         2025.4.2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027-8377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