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下午2点,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二十一期“予智沙龙”在小会议室准时举行。本次沙龙由王大湘律师主讲,围绕船舶碰撞海事案件实务展开深度分享。
2023年9月27日,客户单位“长鲸6号”以及“集发北海(大连)”在上海吴淞口海域发生了一起船舶碰撞事故。随后,赔偿诉讼拉开帷幕,索赔金额高达3200余万元。为支撑这一诉求,准备了大量详实的证据材料,其中包含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用以明确船舶权属;事故认定书,作为责任划分的关键依据;债权登记司法确认文件,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修理费相关的合同与发票,清晰呈现船舶维修的费用支出;受损部位的船舶专有名称设备费用清单等,精确计算财产损失;还有预期利润损失评估报告、船员工资发放记录、燃油损耗凭证等,全方位涵盖了各类损失。在整个案件进程中,还涉及非人身伤亡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相关事宜。期间,有异议环节,通过通知和公告的方式进行;完成债权登记后,进入确权诉讼阶段。经过调解,最终达成四方协议,赔款顺利到位。处理该船舶碰撞海事案件,依据了一系列专业法律法规。《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最高法关于审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相关纠纷案件若干规定》
船舶碰撞案件的诉讼时效通常为2年,但如果涉及拖航、共同海损等特殊情况,诉讼时效则缩短为1年。此类案件的管辖法院有多种选择,包括事故发生地、船舶到达地、船籍地以及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精确计算限制基金,对明确赔偿责任范围、保障各方利益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在规定的情形下申请债权登记,海事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定。这一裁定是后续程序的重要依据,确保债权得到合法确认和保护。法定时间内(7日内)必须提起确权诉讼:在完成债权登记后,当事人必须在7日的法定时间内提起确权诉讼。确权诉讼实行一次终审制。
经过数轮艰苦的协商,最终确定按照四方协议模式达成和解。在这个过程中,与海事法院保持了密切的沟通,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各方的利益诉求。
王大湘律师在分享中感慨,处理船舶碰撞海事案件就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既需要战战兢兢,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确保不出现任何法律漏洞;又要保持淡然自如的心态,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冷静应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研究过往的类似案例,借鉴成功经验;遇到难题时,积极向行业专家请教。同时,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用语,在与各方沟通以及法律文书撰写中,做到准确规范。最重要的是,要妥善处理好法律适用与客户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遗留任何潜在的争议。此外,与海事法院保持密切沟通至关重要,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新要求和新动态,为案件的顺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处理海事案件的专业能力。
本次“予智沙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王大湘律师的分享让参会人员对较少接触的船舶碰撞海事案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满满干货,为今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受益匪浅,响起阵阵掌声!期待下一期“予智沙龙”带来更多精彩的专业分享。

律师:何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