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二十三期“予智沙龙”于2025年5月23日下午两点在律所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主讲人为石浩天律师,石律师以“虚假证据识别与质证”为主题,就虚假证据的常见形式及如何识别虚假证据展开了论述,并结合具体承办案件向大家分享了识别虚假证据的经验。

根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因虚假证据导致的错案数量有所上升,无论在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中都有虚假证据出现,石律师提出,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伪造的书证、虚假的证人证言在诉讼中比较常见,结合整个案件综合分析相对来说容易识别,而伪造或者篡改的电子数据往往是最难以察觉的虚假证据形式之一,且随着AI技术越来越发达,直接就能生成视频,这种情况增加了识别难度,因此如果在诉讼中遇到电子数据,不要无条件相信,要保持高度怀疑。
关于如何识别一份证据是否为虚假证据,石律师说到,在看到一份证据时,要保持怀疑态度,再充分利用自己的常识、经验、知识来罗列和分析疑点,然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去求证。具体而言,就是从证据的来源是否可靠、证据内容是否违反常识、证据内部之间以及证据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等进行分析。如:在侵权纠纷中,当事人为证明交通费损失,提供大量连号的士费发票,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民间借贷案件中,对方提交了一份转账记录来证明已经付款,金额与借款合同一致,但付款时间却在合同签订之前,显然与待证事实不符。而要做到尽量发现证据的疑点,需要提前拿到证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当然,只是发现疑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小心求证,如果能找到证据证明对方的证据确实是虚假或伪造的,不仅可以收获当事人和法官的尊重,甚至可能可以改变整个案件的走向和结果。
最后,石律师分享了近期办理的几起案件中遇到的隐匿完整欠条、当事人虚假陈述、不合理的事故认定书等虚假证据,并详细介绍了从对证据存疑到一步步调查取证,最终证实证据虚假的全过程。
石浩天律师本次分享,一方面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识别虚假证据,另一方面也为大家分享了切实的证据识别经验,参会人员表示大受启发,受益匪浅。下一期“予智沙龙”将于2025年5月30日开展,欧阳倩律师担任主讲人,敬请期待。
律师:隋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