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予智文化 > 团建文化

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四十三期“予智沙龙”交流会

2025年11月10日下午2点,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第四十三期“予智沙龙”在律所小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由王大湘律师担任主讲人,围绕“律师高效代理仲裁事务的实务技巧”这一核心主题,结合其丰富的仲裁员从业经验展开深度分享。所内二十余位律师同仁齐聚一堂,就仲裁代理中的程序要点、实务难点及风险规避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交流氛围浓厚。

 

 

王大湘律师曾担任武汉仲裁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仲裁员,累计仲裁近百起商事仲裁案件,多次以首席仲裁员身份主导案件审理。基于仲裁员与律师的双重视角,他从观念转变、事前准备、程序推进、风险规避四个维度,分享了高效代理仲裁事务的核心要点。

仲裁与诉讼存在本质差异,代理律师需率先完成角色转变。仲裁程序的灵活性并非“随意性”,需在规则框架内与仲裁庭协作,而非机械套用诉讼规则;商事仲裁的核心是高效解决商业纠纷,论证与请求需围绕当事人商业诉求展开,避免单纯的法律技艺比拼;“一裁终局”的特性要求律师准备工作更审慎,每一个程序步骤都需兼顾细节,避免不可逆的权利损害。仲裁代理的成效始于事前充分准备。一是确保仲裁协议有效,起草合同时需保证仲裁条款清晰明确,避免因条款歧义引发管辖权争议;二是精心撰写仲裁请求书与答辩书,事实叙事需完整连贯,形成独立可理解的案件脉络,同时将事实主张与法律依据、合同约定精准对应,仲裁请求需具体可执行;三是提前熟悉选定仲裁机构的规则,明确程序期限、证据要求等关键事项,为后续程序推进铺路。

仲裁程序中的专业表现直接影响仲裁庭判断。在沟通层面,需尊重仲裁庭及各方主体,保持协作姿态,严格遵守程序期限,避免无故延期;文书撰写需突出清晰性,长篇文书应附核心摘要,善用标题、图表等工具简化复杂信息,证据需编号分类,避免堆砌无关材料。在证据与庭审环节,书面证言需详细具体,优先选择关键事实知情、表达能力强的证人并充分准备;开场陈述需搭建案件“路线图”,交叉盘问要目标明确、问题简洁,结案陈词需紧扣庭审证据与仲裁庭关切,实现事实、法律与请求的深度结合。

代理过程中需警惕三类常见风险:避免滥用程序权利,不将管辖权异议、仲裁员回避申请作为拖延战术;理性取证,不进行过度司法鉴定等不必要的取证行为;保持对仲裁庭

的专业尊重,不得无端质疑仲裁员专业性或随意要求更换仲裁员,以免影响程序效率与案件走向。

分享结束后,参会律师结合自身代理经验积极提问交流。针对“复杂商事案件中如何平衡证据数量与质量”“跨境仲裁中书面证言的效力认定”等问题,王大湘律师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答,强调“证据需为事实主张服务”“跨境仲裁需提前适配机构规则与地域法律习惯”。现场律师围绕“仲裁请求的精准表述技巧”“与仲裁秘书的高效沟通方式”等话题交换实操心得,形成了多项可落地的实务共识。

本次沙龙通过仲裁员视角的实务分享,为律师代理仲裁事务提供了针对性指导。参会律师纷纷表示,不仅深化了对仲裁程序特性的认知,更掌握了文书撰写、庭审应对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技巧,对提升仲裁代理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律所将持续聚焦实务热点,通过沙龙交流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助力律师团队在复杂法律业务中持续精进。                                                                                                                                                                                                                                                                                                                                                                          下一期“予智沙龙”由唐晓丹律师主讲,大家不见不散。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027-8377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