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落地 企业税务合规迎来新纪元

实习律师--陈爱红

核心提示: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以下简称“《增值税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定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在我国实施了逾40年的增值税暂行条例正式上升为法律,是我国税收法治化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新法在总体保持现行税制框架稳定的基础上,对增值税制度进行了巩固与完善,同时也为企业的未来税务规划与合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从“暂行条例”到“法律”:意义深远,凸显税收法定原则

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立法进程备受关注。本次立法核心意义在于:

1. 提升法律层级与稳定性:
从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上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增强了税制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2.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这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税收法定”原则的实质性进展,使得增值税的征收、停征以及减免税等事项具有了更高位阶的法律依据。

3. 与国际规则接轨:
以法律形式固化现代增值税制度,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国际税收规则,为日益增长的跨境贸易与投资提供更清晰、稳定的税收法律环境。

对企业而言,税制的稳定意味着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和更具备确定性的长期税务规划基础。

二、 企业需关注的重点内容与潜在影响

《增值税法》总体上实现了现行有效政策的平移,但一些条款的明确和细微调整仍需企业高度重视。

1. 明确应税交易范围,廓清“境内发生”的认定

新法对“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整合与明确,特别是针对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等业务,进一步强调了“消费地”原则的适用。这对于涉及大量跨境贸易、数字服务的企业至关重要,需要结合自身业务模式,重新评估相关交易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地及合规责任。

2. 巩固留抵退税制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将期末留抵退税制度正式写入法律,使其从一项阶段性政策转变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法定制度。这为企业现金流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企业应借此机会进一步优化内部进项税管理流程,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的合规性,以实现“应退尽退”。

3. 授权条款为未来改革预留空间,需保持关注

法律中设置了多个授权国务院、财政部或税务总局制定具体规定的条款,例如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增值税起征点以及专项优惠政策等。这表明未来具体的征收管理细节和可能的政策调整仍将通过下位法规来落实。企业需对后续出台的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及规范性文件保持持续关注,确保及时适应政策变化。

4. 对混合销售、兼营行为的规定更为原则化

新法对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规定相对原则,强调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将从高适用税率。这要求企业在签订包含多种应税项目的综合合同时,必须更审慎地进行合同条款设计、价款分拆与会计核算,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避免因核算不清而引发税务风险。

三、 行动建议: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实现合规升级

新法即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当前已进入实施前的最后准备期。企业应即刻进行最终的合规性检查,确保新旧税制平稳过渡。

1. 开展合规性审查:系统梳理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合同模板、发票管理及会计核算方式,对照新法要求进行全面的合规性评估与差距分析,识别并整改潜在风险点。

2. 加强内部培训:织财务、税务、法务及业务部门的关键人员深入学习《增值税法》条文及立法解读,确保核心团队准确理解立法精神、核心变化及其对具体业务的影响。

3. 优化税务规划:特别是对于集团企业、跨国企业,应结合新法对跨境交易、视同销售、留抵退税等的规定,重新审视并优化集团内部的税务架构、关联交易定价和供应链安排。

4. 密切关注配套政策:建立有效的政策跟踪机制,及时关注国务院、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后续可能出台的实施条例、配套规定及官方解读,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业务与核算调整。

结语

《增值税法》的出台不仅是中国税收法治化的重大成就,也为企业提供了系统性地优化内部税务治理、提升合规水平的战略机遇。提前洞察法规变化,将合规要求深度融入企业日常经营与决策流程,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湖北予智律师事务所长期深耕于实务前沿,可为客户提供包括税法解读、合规体系搭建、税务规划、争议解决等在内的全方位法律服务。如您希望就《增值税法》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期待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

声明:本文仅为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作出的通用性介绍与解读,并非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意见。在根据本文内容采取任何行动前,建议您就具体事项咨询专业律师或税务师。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027-83778578